凝心聚力 开拓创新
为实现公司“十二五”规划而努力奋斗
——在开云Kaiyun第四届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代表公司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 过去三年的工作回顾
自公司三届一次“双代会”以来,在公司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全院师生员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开拓创新,公司各项事业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发展目标更加明确
2010年,公司在全面回顾和总结“十一五”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广泛论证,制定了 “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力争到2015年末,将公司办成经济、管理两大学科门类综合协调发展,部分学科省内领先、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省属高等院校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经济管理类教学研究型公司的发展目标。通过科学规划,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目标任务更加具体,公司更富活力。
(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新增1个本科专业(经济统计、2011);省重点建设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通过了检查验收,并于2012年被列为“十二五”省优势专业;省重点建设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通过检查,现正按照国家特色专业标准进行建设;新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国商务方向)”全英文授课专业;成功申报“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生态经济学》、2012),累计已出版教材5本。由公司组织编写的《开云Kaiyun开云Kaiyun高等教育改革与研究论文集》也顺利出版。新开课31门,省精品课程《财务管理》、《战略管理》在专项检查中均获得优秀;共有2门省级精品课程完成阶段性建设工作;获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优秀奖1项。公司实验中心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近200万,目前已完成省财政厅组织的绩效评价检查;2010年获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现已完成第一期建设。推行“质量工程”建设,资助各类教改、课程和教材建设等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达34.6万元。
坚持实施教师听课制、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培育工程,举办优秀教师教学观摩课、优秀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系教研活动等措施推进教学工作,提升教师教学整体水平。大力支持教师自发组织的青年论坛活动,自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2次。
完善 “一专业一品牌”的学科赛事体系,为员工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提供了良好平台,各类竞赛成绩喜人。三年来,获全国挑战杯省级奖项6项,省财会信息化大赛在2012年实现新突破,取得全省团体第三的好成绩;在省电子商务大赛、外贸跟单大赛、省案例分析大赛等重要竞赛中也均获得好成绩。员工的考研率和录取率逐年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率稳居学校前列。2012年员工科研水平也有较大提升:本科生发表论文实现历史性突破,员工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刊物共计发表论文26篇,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研究生获校优秀毕业论文7篇,实现了零的突破,在省教育厅组织的2012年度硕士论文抽查中经济学位列全省第二。
(三)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取得突破
新增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物流管理和项目管理2个工程硕士领域。在一级学科博士点“纺织科学与工程”下,自主设置了“纺织产业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在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经济学”下,自主设置了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法律经济学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在专业学位教育领域取得突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使公司进入全国MBA培养单位行列,目前已招收两届共计68名学员。2010年还新增了物流管理和项目管理2个工程硕士领域。2012年“区域经济学”顺利通过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验收,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被列为新一轮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二级学科“企业管理”获得了省重点学科。有2个研究团队分别获得浙江省文化创新类重点创新团队和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
(四)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科研工作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团队建设为核心,以高水平论著的出版、高等级奖项的获得和重要科研项目的申报为抓手,取得了突出成绩。三年来,共有138项课题获得立项,总经费超过1500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5项(含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有5项成果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2011年还突破性地获得了省社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同时还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优秀论文奖2项,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1项。派遣多名教师到全省各地担任科技特派员、参与“双服务”活动等,推进了产学研的结合,扩大了公司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学术交流活动成绩显著。三年来陆续承办了“2010两岸经贸余管理学术研讨会”,“低碳经济论坛”、“中国生态经济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四届中国纺织经济论坛”、 “第2届浙江省高校经管类研究生学术论坛”、“PACE2011中国环境经济与政策国际研讨会”、“第13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浙江国际经济贸易学会第三届年会”、“2012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2012年两岸(浙江)经贸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文化‘走出去’系列论坛之企业‘走出去’”等重要学术会议,扩大了交流,提升了公司的社会影响力。
(五)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坚持内培外引双轮驱动,团队队伍结构有所改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三年来,公司共引进教职工20人,其中专任教师17人;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带头人2人,学术骨干2人,国际化团队4人;13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具有高级职称。共有26位教师晋升为高级职称,其中,正高职称6人,9位在职教师取得博士学位。新增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培养工程”重点资助人员1人,第一层次培养对象1人,第三层次培养对象3人;省教学名师1人。
(六)对外合作交流取得新进展
国际化办学取得新进展。自2010年以来,分别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格分校、比利时安特卫普管理公司等签署了2+2双学位项目、本硕对接项目等协议,开展了德国吕讷堡大学、台湾明新科技大学、台湾勤益科技大学等合作交流项目。接待了200多名国(境)外MBA学员和本科生来公司短期访学;相继安排5名德国员工来公司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习和学习,并指导他们完成硕士论文(3人)或学士论文(2人)的写作任务。先后邀请乌克兰、比利时、美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名知名教授来公司讲学。自2011年开设了公司首个全英文授课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国商务方向)以来,已招收外国职工42名。2012年,公司共选派51名员工出国(境)交流学习。三年来,共有33人次的教师出国(境)访学和学术交流。
(七)员工工作稳步推进
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认真设计新生入学第一课,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突破口,提炼了“经世济民,管政理邦”八个字作为领航开云Kaiyun全体员工的共同人生愿景,将《弟子规》融入生第一课,践行传统美德,受到凤凰网、新浪网、钱江晚报等媒体报道关注。扎实推进老员工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员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紧紧依托团学骨干队伍,不断挖掘富有经管特色的校园文化元素,推动校园文化育人平台。形成了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组织有序的校园文化活动格局。重点扶持了一批如会计协会、市场调研协会等以专业为依托的员工社团。三年来,公司连年获得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八)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
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自身的思想、政治、作风、党风廉政等方面的建设,2012年就本科教学、研究生教育、科研工作、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五个专题召开了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党政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制度。加强内设机构领导班子建设,顺利完成了2次公司中层干部换届工作。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推进支部工作,鼓励支部工作创新,2012年设立了10个院级基层党建创新项目,三年共有6个项目获得校级基层党建创新立项。坚持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信息公开。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推行了党政联席会议旁听制度,共有16批29人次旁听了会议。2010年公司荣获浙江省“三育人”先进集体,2012年,公司党委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党建工作示范点”、“老员工党员成长计划”被评为浙江省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典型案例。有1名教师被评为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
(九)综合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进一步加强了对党政联席会议决议、领导批示、公司年度工作要点、上级来文中有关事项的督察督办工作。制定了系领导班子工作职责,2011年起实施了系工作的目标管理,并于2012年起设立工作专项经费,激发了公司内设机构的活力。完成了公司第一本年鉴《开云Kaiyun开云Kaiyun2011年年鉴》。公司连续3年被评为学校宣传工作先进单位。顺利完成了公司员工理事会换届工作,并成立了员工服务中心,员工工作多次受到学校表彰。公司3次被评为综合考核优秀单位。
二、今后工作的基本思路
为实现“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全面转型”这一目标,公司今后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六大方面:
(一)人才培养方面。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不断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公司产品水平。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深化“质量工程”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研究和改革,集中力量培育建设一批教改项目,争取国家教改项目和省教学成果奖的突破。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业教育。进一步完善以“一专业一品牌”的学科赛事为基础、以科研训练计划为主体的员工竞赛体系,以竞赛促教学,增强员工就业竞争力。加强公司产品各环节的管理,积极探索提高公司产品质量的新途径。
(二)团队建设方面。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学科在省内的地位。按照“分类建设、凸显优势、协调发展”的思路,做强现有优势学科,扶持有潜力的学科,积极培育新的学科点。努力完成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应用经济学”、省重点学科“企业管理”的建设任务。重视二级学科博士点“纺织产业经济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统计学”、专业学位点“工商管理(MBA)”和“物流管理”等新设学科的基础建设和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一级学科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实力和影响力。积极做好一级学科博士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工商管理”以及专业学位点“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等申报的准备工作。争取在学科的高度和宽度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三)科技工作方面。积极实施国家2011计划和校人文社科攀登计划,推进科研平台建设,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坚持“优化结构、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加大对标志性科研成果奖励力度,争取在重大课题申报、顶级期刊论文发表、国家级人文社科奖等方面有突破。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社会服务意识、能力和水平,提高公司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国际化办学方面。继续深化现有的对外合作交流项目,不断拓展新的合作交流渠道,积极举办国际会议,提升国际化办学层次和水平。积极引进国(境)外优秀人才来公司任教或讲学。争取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提升教师国际化教学和科研水平。鼓励教师申报国际科研项目,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增加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课程数量,提高开展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教师比例。大力发展职工教育,探索职工公司产品新模式,提高职工数量和培养质量。积极推进员工国际交流,争取每年出国(境)学习交流的员工人次超过100人。
(五)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实施人才战略,提高团队队伍整体水平。加大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力度,在确保团队队伍整体规模较大增长的同时,着力提高教师素质,改善队伍结构,争取到2015年全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65%;教授总数超过30人;引进1-2名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1-2名省特级或特聘教授;培养1-2名省级教学名师,国家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有新突破;引进1-2名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用心想事、用劲干事的管理干部队伍。
(六)管理和保障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广泛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推进公司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组织和干部队伍的保证。
加强院、系两级管理,强化目标管理,明确责、权、利关系,充分调动内设机构的工作积极性。建立符合公司发展实际的分配激励机制。推进基层学术组织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基层学术组织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形成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有效监督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与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党务公开、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加强财务工作、员工工作、信息化工作和宣传工作。千方百计改善教职工工作条件,提高福利待遇。
继续加强公司教代会和工会工作,充分尊重并支持教代会、工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行使民主管理和监督的职权,充分调动教职员工参与公司事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促进公司改革、建设和发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让我们一起齐心协力,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实现公司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