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谋科学发展 凝心聚力建和谐公司
——在中共开云Kaiyun开云Kaiyun党员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12年12月26日
同志们:
我代表中共开云Kaiyun开云Kaiyun委员会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本次大会,是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公司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和党代会精神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本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大力推进公司各项改革,为实现公司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三年来的工作回顾
三年来,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公司党委紧密团结和依靠广大师生,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群策群力,较好地实现了既定的目标,为加快公司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的全面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1、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自身的思想、政治、作风、党风廉政等方面的建设。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重大问题集体讨论研究,班子成员团结合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加强内设机构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干部,顺利完成了2次公司中层干部换届工作,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2、组织建设成效明显
完善了党建工作体系,形成了教师支部按系建立、员工高年级班班有党支部、低年级按专业设置党支部的组织架构。党建委在员工党建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协调、监督、服务、管理的功能,有力地推动了员工的组织工作。积极探索加强支部建设的工作载体,在组建“红色”实践基地、推行支部导师制、建设好公寓员工党员之家、开辟网上党建等方面取得新进展。重视在中青年教师及青年员工中发展党员,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三年共发展党员837名。设立党建工作专项经费,鼓励支部工作创新,2012年通过申报评选,设立了10个院级基层党建创新项目;三年共有6个项目获得校级基层党建创新立项。
3、创先争优活动结硕果
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把理论学习与研究工作、解决问题紧密结合,有力推动了公司各项工作。2012年就本科教学、研究生教育、科研工作、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五个专题召开了中心组学习扩大会,通过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工作目标和举措,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凝聚了力量。坚持实行党政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制度,领导干部主动走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心声,受到了群众的好评。深入开展以“育人成才•理工先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有2名教师、2名员工和1个员工党支部被评为校“理工先锋•闪光言行之星”;2008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员工党支部先后被评为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第一批“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有3人获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人获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12年,公司党委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党建工作示范点”、“老员工党员成长计划”被评为浙江省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典型案例。
4、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
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凡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均通过相应的民主决策程序,最后经党政联席会议审议决定,并及时将《党政联席会议纪要》在公司网站上公布。推行了党政联席会议旁听制度,共有16批29人次旁听了会议。实行“一岗双职”,明确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所负的责任。坚持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信息公开,通过网站、会议、宣传媒体等多种渠道,对政务、党务、信息进行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增加了权力运行的透明度。
5、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和一些重大事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师生进行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民族精神等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激发了师生的爱国、爱党、爱校热情,形成了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认真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帮助师生排忧解难。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以优良的教风带学风,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员工。三年来,有1名教师被评为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4名教师被评为校“三育人”先进个人,2010年公司荣获浙江省“三育人”先进集体。
6、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
加强对工会和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公司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教代会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二级教代会参与公司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共青团在员工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公司团委获得全校唯一的“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重视统战工作,经常与党外教师沟通交流、通报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为公司发展建言献策,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重视离退休工作,关心离退休教工的生活、身体状况,主动向老同志通报公司发展状况,听取老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二)党政密切配合,公司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三年来,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在公司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党委积极支持行政领导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公司行政做出的重要决定,党委帮助沟通、组织、落实,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党政密切配合,共同促进了公司工作更上新台阶。
1、团队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人才强院的战略,内培外引双轮驱动,团队队伍结构有所改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三年来,公司共引进教职工20人,其中专任教师17人;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带头人2人,学术骨干2人,国际化团队4人;13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具有高级职称。共有26位教师晋升为高级职称,其中,正高职称6人,9位在职教师取得博士学位。新增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培养工程”重点资助人员1人,第一层次培养对象1人,第三层次培养对象3人;省教学名师1人。
2、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坚持“以规范保质量,以创新谋优势,以发展求生存”的办学思路,抓好公司产品改革,推行“质量工程”,充分发挥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的示范作用,大力推进专业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近三年,共有2门省级精品课程完成阶段性建设工作;省重点建设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通过验收,并于2012年被列为“十二五”省优势专业;省重点建设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通过检查;新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国商务方向)”全英文授课专业;省级试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中期验收。完善了“一专业一品牌”的学科赛事体系,目前每个专业至少拥有1项学科竞赛,为员工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提供了良好平台,各类竞赛成绩喜人。三年来获全国挑战杯省级奖项6项,省财会信息化大赛2012年实现新突破,取得全省团体第三的好成绩;在省电子商务大赛、外贸跟单大赛、省案例分析大赛等重要竞赛中均获得好成绩。员工的考研率和录取率逐年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率稳居学校前列。
3、科技工作不断推进
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团队建设为核心,以高水平论著的出版、高等级奖项的获得和重要科研项目的申报为抓手,科研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三年来,共有138项课题获得立项,总经费超过1500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5项(含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有5项成果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同时还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优秀论文奖2项,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1项。派遣多名教师到全省各地担任科技特派员、参与“双服务”活动等,推进了产学研的结合,扩大了公司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4、团队建设取得突破
积极整合资源,凝练方向,新增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物流管理和项目管理2个工程硕士领域。在一级学科博士点“纺织科学与工程”下,自主设置了“纺织产业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在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经济学”下,自主设置了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法律经济学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区域经济学”顺利通过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验收,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被列为新一轮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二级学科“企业管理”获得了省重点学科。有2个研究团队分别获得浙江省文化创新类重点创新团队和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
5、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
国际化办学取得新进展。自2010年以来,分别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格分校、比利时安特卫普管理公司等签署了2+2双学位项目、本硕对接项目等协议,开展了德国吕讷堡大学、台湾明新科技大学、台湾勤益科技大学等合作交流项目。接待了200多名国(境)外MBA学员和本科生来公司短期访学;相继安排5名德国员工来公司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习和学习,并指导他们完成硕士论文(3人)或学士论文(2人)的写作任务。先后邀请乌克兰、比利时、美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名知名教授来公司讲学。2011年开设了公司首个全英文授课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国商务方向),已招收外国职工42名。2012年,公司共选派51名员工出国(境)交流学习。三年来,共有33人次的教师出国(境)访学和学术交流。公司先后承办了“PACE2011中国环境经济与政策国际研讨会”、“两岸经贸与管理学术研讨会”、“第13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等多个国际、两岸、国内重要学术会议。
6、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逐步建立了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有效监督的运行机制,以制度约束管理行为。加强督察督办工作,加大对党政联席会议决议、领导批示、公司年度工作要点落实情况、上级来文中有关事项落实等方面的督办力度。制定了系领导班子工作职责,自2011年起与系签订目标责任书,实施目标管理,并设立工作专项经费,极大地激发了公司内设机构的活力。抓好宣传队伍建设,整合宣传平台,改版公司网站,积极发挥院报(员工版)等宣传主渠道作用,提高了宣传工作的层次和水平。连续三年被评为学校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员工工作也多次受到学校表彰。公司2次被评为综合考核优秀单位。
(三)三年来的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
同志们,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带下取得的,是全院师生齐心协力、共同创造结下的硕果,凝聚着广大经管人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本届党委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公司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人士,向全公司党员、广大师生、离退休教师、员工表示由衷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认真总结过去三年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
一是必须始终讲团结。要牢固树立“团结促进和谐、和谐促进发展”的理念,大力营造团结协作的浓厚氛围,领导班子要带头讲团结,教师之间要讲团结;要创建事业与家庭的和谐,教师与管理者的和谐,教师与员工的和谐。
二是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人才在公司发展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外引内培双轮驱动,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促进公司改革与发展。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从公司工作的实际出发,既不好高骛远、盲目冒进,也不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把师生成长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教师的健康成长,为广大教师搭建好“敬业爱岗,精心育人”的平台;要激发青年员工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造就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创新精神和专业素养的合格老员工。
五是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并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才能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和谐、持续、有效地开展。
同志们,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对教职工和青年员工的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面对这一现状,我们的措施、办法还不是很多,工作成效还不够显著。
二是党委自身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党委驾驭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困难。团队队伍总量还不足,结构还不够合理,正高比例还偏低,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进展缓慢。
四是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公司产品理念还需进一步更新,对公司产品的研究还不够多、不够深入。本科生考研率和录取率、研究生考博率和录取率还偏低。
五是学科优势不够明显,团队建设有待加强。尽管在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领域在省内已形成一定的优势,但优势还不够明显,同时学科发展也不太均衡;尽管公司已建有10个研究所,但科研团队的实力还没有明显的优势,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还不多,标志性的科研成果还欠缺。
二、未来三年工作的目标与任务
未来三年,公司的发展将面临诸多新的挑战,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团队建设和专业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和知识创造为核心,以团队队伍建设和团队建设为关键,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依托,努力实现两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本科生和公司产品质量共同提高,最终实现公司各项事业整体向前推进。
公司的战略目标是:紧紧围绕公司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全面转型的目标开展工作,力争到2015年末,将公司办成经济、管理两大学科门类综合协调发展,部分学科省内领先、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省属高等院校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经济管理类教学研究型公司。
为实现这一目标,未来三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实施人才战略,提高团队队伍整体水平
加大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力度,在确保团队队伍整体规模较大增长的同时,着力提高团队队伍素质,改善团队队伍结构,争取到2015年全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65%;教授总数超过30人;引进1-2名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1-2名省特级或省特聘教授;培养1-2名省级教学名师,国家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有新突破;引进1-2名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努力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用心想事、用劲干事的管理干部队伍。
(二)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学科在省内的地位
按照“分类建设、凸显优势、协调发展”的思路,做强现有优势学科,扶持有潜力的学科,积极培育新的学科点。努力完成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应用经济学”、省重点学科“企业管理”的建设任务。重视二级学科博士点“纺织产业经济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统计学”、专业学位点“工商管理(MBA)”和“物流管理”等新设学科的基础建设和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一级学科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实力和影响力。积极做好一级学科博士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工商管理”以及专业学位点“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等申报的准备工作。争取在学科的高度和宽度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三)创新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度重视本科生和公司产品质量,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深化“质量工程”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研究和改革,集中力量培育建设一批教改项目,争取国家教改项目和省教学成果奖的突破。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业教育。进一步完善以“一专业一品牌”的学科赛事为基础、以科研训练计划为主体的员工竞赛体系,以竞赛促教学,增强员工就业竞争力。加强公司产品各环节的管理,积极探索提高公司产品质量的新途径。
(四)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积极实施国家2011计划和校人文社科攀登计划,推进科研平台建设,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坚持“优化结构、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加大对标志性科研成果奖励力度,争取在重大课题申报、顶级期刊论文发表、国家级人文社科奖等方面有突破。同时,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公司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扩大对外交流,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继续深化现有的对外合作交流项目,不断拓展新的合作交流渠道,积极举办国际会议,提升国际化办学层次和水平。积极引进国(境)外优秀人才来公司任教或讲学。争取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提升教师国际化教学和科研水平。鼓励教师申报国际科研项目,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增加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课程数量,提高开展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教师比例。大力发展职工教育,探索职工公司产品新模式,提高职工数量和培养质量。积极推进员工国际交流,争取每年出国(境)学习交流的员工人次超过100人。
(六)创新管理体制,推动公司科学发展。
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的作用,探索教授治院、民主办学的有效途径。加强院、系两级管理,明确责、权、利关系,强化目标管理,充分调动内设机构的工作积极性。探索建立起符合公司发展实际的分配激励机制。推进基层学术组织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基层学术组织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和管理程序,形成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有效监督的运行机制。大力推进党务公开、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工作,促进依法治院和民主管理。
(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切实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党委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集思广益,继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政领导干部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办好公司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决策水平,努力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班子。要把服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团队队伍等各项工作作为公司党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重视党员发展工作,正确处理量和质的关系。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切实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八)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公司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方法和渠道,在如何贴近师生生活、提高实效上下功夫。不断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建立健全老员工成长成才服务体系。创新工作载体,继续深入推行思政工作“进网络、进社团、进公寓”,唱响主旋律,创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营造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生态环境,充分调动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认真研究并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一切从师生的需要出发,服务师生的健康成长,引导广大师生正确认识学校、公司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暂时困难和问题,凝聚和激励师生自觉维护稳定,推动公司科学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公司。支持和鼓励师生组建群众性社团组织,并在和谐公司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同志们,我们坚信,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公司新一届党委必将团结和带领全公司党员和师生,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推动公司的科学发展,创建我们的和谐家园,开云Kaiyun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开云Kaiyun的未来一定会更辉煌。